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与病毒适应性共存,回归乙类管理条件日趋成熟;有新加坡实践先行

新加坡眼 新加坡眼 2023-02-10

|在微信中搜索 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类信息|




12月8日,新增1363起,无死亡病例,新加坡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迹象

二、中国专家冯子健:人类与病毒适应性共存三、李显龙:坚持共存策略,首要是调整心理四、昨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维持在0.034%


病毒传播率连续几天上升

新加坡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迹象


12月7日,新加坡新增1349起确诊冠病病例,累计217万6338起。



七天移动新增本土病例自前一天的998起降至993起,连续两天维持在三位数。


七天移动病毒传播率自前一天的0.88升至0.88,意即前一个七天周期出现100起,本周期则出现88起,降幅为12%。自10月21日以来,病例传播率连续48天收缩。


“新加坡眼”判断,病毒传播率很可能在本月下旬升至1.0以上,换言之,每日新增病例人数将重新增多,并可能形成新的一波。


对这一波新疫情,我们并不感到意外。前几天,卫生部已提醒,本月是出国旅行高峰,应该会出现新一波。


另,早在2021年10月2日,新加坡政府跨部门抗疫小组联席组长黄循财就说过,如果感染新冠,不要恐慌,也不要感到难为情,因为“我们每个人早晚都会被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

人类实现与病毒的适应性共存


黄循财“每个人早晚都会被感染,不要恐慌,不要感到难为情”这句话似乎得到中国专家的响应。


2022年12月6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原副主任冯子健在“如何理性面对奥密克戎”专题报告中指出,当前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能力强,具有高度的传播隐匿性,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说,经过三年的准备,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90%以上的三岁以上人口都获得了两针以上的接种,这给后续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冯子健说,在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再经历自然感染,可以使人们对病毒的免疫力得到温和的加强,使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大大钝化。随着人群的感染背景的丰富,会形成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的共同构成的杂合免疫,使人群有更强免疫背景,最终使奥密克戎向着周期性、季节性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方向发展,新冠病毒由此建立其生态位,而人类则实现与病毒的适应性共存。


冯子健说,目前非常可以肯定,奥密克戎已经变得温和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在50%以上,还有接近50%比例的感染者虽有咳嗽、咽痛、头痛、流涕、发烧等症状,但比较轻微。


他说,不论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我们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冯子健说,在这个过程中亟需做好以下几件事:第一,采取适当的压制高峰的措施,包括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堂食和娱乐活动、鼓励非关键工作岗位居家办公等,减轻疫情高峰对医疗系统的压力。


第二,疫情高峰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需要提前做好医疗服务的流程、模式转换的准备,还要改进医院的管理模式,保护正在住院的其他各类病患,并尽量减少因医护人员感染而造成的人员压力。


第三,要进一步加快疫苗的接种进程,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接种进程。


他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如果由于自己感染,导致其他人也被感染,请大家不要有内疚感,也不要自责


冯子健说,目前全世界超过百亿剂的疫苗接种数据表明,疫苗是很安全的。中国绝大部分民众都完成了三针疫苗接种,当务之急是推进老年人的疫苗补接种。在这之后,相信中国会推出新型疫苗或第二剂加强针。到时候,无论疫情在什么阶段,建议大家都要尽量接种。


张伯礼:新冠肺炎回归
乙类管理的条件日趋成熟


12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从病毒及疾病特点看,当下延续甲级管理的必要条件已经明显逐渐减少,综合来看,新冠肺炎回归乙类管理的条件日趋成熟。

他认为,张伯礼认为,对照传染病防治要求,当前的防控措施,也正体现出乙类管理的特征。

张伯礼说,“将新冠肺炎回归到乙级管理,可以将大量的医疗资源从方舱医院中释放出来,回归到正常的诊疗中;在抢救新冠患者中,可以将精力重点放在重点人群上;也可以为未来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

他说,“冬天已然来到,春天不远了,何况来年还是早春。”


冯子健和张伯礼的看法与新加坡过去一年坚持的策略应该属于基本相同的路径,尤其跟李显龙去年10月的电视直播讲话,观点高度一致。


看来,英雄所见确实略同。



然而,还是有些小差异。例如,新加坡尽管早在去年10月就走了新路线,但至今仍强制要求阳性人员居家康复、居家隔离,不可外出。另一方面,昨天答复“如果感染奥密克戎,应当注意什么”的提问时,冯子健建议,请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尽量保持距离,减少近距离解除,如果不得不跟其他人接触或前往公共场所,务必戴好口罩,遮掩口鼻。


步子是迈得更有自信的。



李显龙演讲的几乎每句话都在

为他们的观点背书响应


新加坡的抗疫防疫,也经历过重大的战略调整。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新加坡出现。在应对了原始病毒那一波爆发之后,由于新加坡执行清零政策,长达10个月的时间,社会面基本清零。



但是,到了2021年7月,新加坡遭遇了德尔塔波,破防了。


一个月后,8 月,新加坡提出共存方案,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逐步放宽新冠检测、人员聚集和国际旅客入境的限制。10月8日,总理李显龙作电视直播,向所有民众交底,解释为何政府放弃清零,改为“共存”。


我们来重温一下李显龙那次电视直播讲话的要点:



1

清零:我们曾经的追求

我必须与大家传递这些讯息,因为接下来几个月,能否团结一致,至关重要。


2020年,疫情初发时,我们面对的是鲜为人知的病毒,我们只能依赖应对非典的经验和知识,我们陆续对病毒有了一些认识,于是逐步调整


我们当时的策略是,尽力让国人不要被感染。于是,我们推出限制措施,把新增病例压到最低。我们判断,这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最好办法


当时,我们采取的是清零策略,当时人口尚未接种疫苗,人们对病毒尚未有免疫力,染病的话,后果很严重。


由于原始病毒传播力不强,我们的封锁措施可以阻断病毒。


清零策略基本成功,我们避免了其他国家出现的群病群死。我们的病死率是全球最低的之一。


当时,我们开始规划并取得疫苗供应。我们的国家接种计划十分成功,目前(2020年10月)近85%人口已接种,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保护。


疫苗接种大大降低了重症率,大部分(98%)确诊病人是无症状或轻症,只有2%是重症,其中0.2%需要ICU治疗。换句话说,由于疫苗的保护,新冠不再是可怕的疾病。


变异病毒德尔塔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德尔塔株传染力很强,遍布全球。即便全民接种,即便封城,也无法阻断病毒的传播。几乎所有国家接受了这个现实。


而且,即便我们通过严格限制措施暂时压下病毒传播,一旦我们重新开放,必须迎来一波波新疫情。由于新加坡人口没有形成自然免疫,尤其容易受到冲击


我们绝大部分人没有感染过冠病,我们的自然免疫力很低,即便已经接种疫苗,仍有可能被感染。因此,我们仍有被感染的风险。


新加坡无法长期封锁。封锁不会成功,而且代价很高。我们将无法恢复正常生活,无法社交,无法重开边境,无法重启经济。


我们每一次封锁,就会再一次冲击商业,员工会失业,儿童会失去正常的童年和校园生活,分居两地的家人难以见面。这些都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因此,几个月前,我们判断,“清零策略”对我们来说已不再现实。所以我们采用“共存策略”

2

共存:新常态

共存并不顺利。2020年8月,我们达到80%人口接种率,我们解封了部分措施。我们预想到病例会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快,因为德尔塔传播力实在太强。


本波疫情刚开始时,我们的医疗系统还能应付。但是,如果病例不断上升,我们的医护人员肯定疲于奔命。病例大肆上升,重症病人也会增加,这么一来,住院病人和ICU病人肯定也增加,我们的医疗资源就会迅速被挤兑。


因此,我们2021年9月收紧了限制措施,目的是压缓传播,让医护人员有喘口气的机会,同时,我们抓紧时间给医疗资料增容扩充,加强治疗能力


下一步,我们必须坚持共存策略。首先必须调整的是心理。我们必须敬畏病毒,但不能被它吓坏。我们必须尽可能正常地过生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遵守限制措施。

3

冠病是可知的,不严重的

有了疫苗,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冠病现在是可治的、不严重的。(编按:李显龙本次讲话的时候,流行的说德尔塔,致病力相对弱的奥密克戎尚未出现)


尤其是年轻人。对其他人来说,即便年龄不小,但已经接种了疫苗,问题不会太大。冠病现在主要的威胁是老人,特别是80岁以上年长者,和6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人员。


对其他98%人口来说,如果我们被感染,我们完全可以居家家康复,就像患了流感居家康复一样。


因为,居家康复是常态。无症状和轻症病人居家康复,可以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病人,尤其年长者。


当然,如果家里有体弱人员,你可以到社区隔离设施进行隔离和康复。


许多人仍对居家康复质疑。因为他们对冠病害怕,担心传染给其他家居成员,也担心万一转为重症无法求救


我理解这些忧虑。


我向各位保证,我们会给大家提供支援。之前,我们准备不足,现在我们改进了。任何人在居家康复时如果出现严重症状,我们会送院并提供必要治疗


我们也会让大家清晰知道如何进行居家康复,流程不再复杂。

4

我们早晚有一天会接触到冠病病毒

我们最担心的是年长者,尤其是尚未接种的、有基础病病史的年长者。


我们早晚有一天会接触到冠病病毒,包括年长者。对他们来说,风险很高。如果我们每天新增5000起,就有可能有100起会转为重症。


在接下来几周,我们会看到死亡病例继续上升。我们必须保护好自己,未接种的赶紧去接种,尤其是年长者。年长者应该尽快接种加强针


目前12岁以下儿童没有疫苗保护。虽然数据显示儿童感染极少转为重症,但父母感到焦虑,我充分理解。


我们正关注儿童疫苗试验。一旦试验成功,获得批准,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儿童接种,这很可能在明年年初。(编按:新加坡从2021年年底开始给5岁至11岁儿童接种,并从2022年10月24日开始给6个月大至4岁婴幼儿接种)

5

必须重新与世界接轨

我们必须重新与世界连接,包括重开边境。企业与投资者需要出境做生意,学生需要出境求学与实习,分居海内外的家人要团聚。


我们与疫情稳定的国家进行边境重开,可以让我们与全球供应链维持联系,维护新加坡的国际枢纽地位。


接下来几个月是关键。未来几周,新增病例仍会上升,医疗系统仍会受到压力,我们可以减慢德尔塔的传播,但我们无法阻止


峰值总会来到,但我们无法断定是什么时候。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判断,希望我们的峰值在一个月内出现。


峰值之后,医疗系统压力减轻,我们到时就可以逐步放宽限制措施。不过我们必须谨慎解封,避免又出现新的一波。


对广大国民,我们需要你的支持:医院和医护人员是我们的最后防线,我们要保护好他们。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尽快接种疫苗,如果感染,居家康复。

6

新常态下恢复正常生活

抗疫尚未成功,目前看起来前途茫茫,但我们确实是在向新常态稳健迈进。


在本波之后,将来仍有可能见到新一波,尤其如果出现新的变异病毒。届时,有必要的话,我们仍得时不时推出限制措施,但是,由于医疗资源届时已扩充,而且自然免疫力提高,病毒的传播不会太快。


在新常态下,我们的医院可以如常运作,我们可以重新过正常生活,包括大型活动。




新加坡昨天疫情回顾99.6%病患为轻症或无症状


12月7日,新加坡卫生部数据显示,过去28天,新加坡累计出现3万9094起确诊病例,其中99.6%为无症状/轻症,0.3%曾需要/正需要普通输氧,0.04%曾是/仍是ICU重症,0.02%死亡。


昨天有914人病愈出院/解除隔离。


昨天有普通型住院病患93人(-10)、普通输氧病患27人(+6)、ICU重症病患5人(-3)。括号内是昨天、前天的变化。


昨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

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5%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计1707起,总体病死率维持在0.078%,与前一天同。


昨天通报的是追溯病例,六旬年长者病逝于12月4日。近期死亡病例人数和年龄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种类划分,新加坡经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是德尔塔波,今年初至今是奥密克戎波。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的病死率为0.058%,德尔塔波为0.363%,奥密克戎波为0.045%。以上划分是“新加坡眼”按时期粗略划分,仅作参考。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于2020年2月8日电视直播中曾说,流感死亡率是0.1%。相比之下,奥密克戎病死率为流感病死率的一半。


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绝大多数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强,病逝2人;德尔塔波和奥密克戎波则主要感染社区,病逝者大多是年长者,年迈体弱。


— END —

相关阅读:

编辑:ABC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新闻,可以关注“看南洋”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不失联。

《新加坡眼》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 房屋租售 | 二手闲置 | 求职招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